体外诊断
本文提出一种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核酸的微流控芯片。该芯片集成试剂预存、核酸提取、qPCR 和荧光检测整个过程。系统灵敏度符合现行临床标准(1 copy/ml),核酸定量过程可在 30 min 内自动完成。
研发设计, 部件
本文提出一种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核酸的微流控芯片。该芯片集成试剂预存、核酸提取、qPCR 和荧光检测整个过程。系统灵敏度符合现行临床标准(1 copy/ml),核酸定量过程可在 30 min 内自动完成。
研发设计, 部件
体外诊断仪器的基本结构包括液路、气路、电路以及机械传动系统,液路和气路主要与探针的采样、加样、试剂运转及废液排弃等有关,IVD仪器是一种在人体外进行标本测试的设备。为了实现这一功能,高端医疗器械展了解到需要一种自动化的标本移动系统,将采集的人体标本和试剂耗材,移动到特定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和测试,光路和电路与信号检测、信息综合处理等有关,而机械传动系统则贯穿整个检测分析的全过程。
生产制造
体外诊断仪器的基本结构包括液路、气路、电路以及机械传动系统,液路和气路主要与探针的采样、加样、试剂运转及废液排弃等有关,IVD仪器是一种在人体外进行标本测试的设备。为了实现这一功能,高端医疗器械展了解到需要一种自动化的标本移动系统,将采集的人体标本和试剂耗材,移动到特定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和测试,光路和电路与信号检测、信息综合处理等有关,而机械传动系统则贯穿整个检测分析的全过程。
生产制造
广义上,体外诊断(IVD)是指对人体样本(血液、体液、组织)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,用来辅助疾病的预防、诊疗、预后和健康管理。狭义上,指体外诊断产品和体外诊断服务,前者包括仪器、试剂和耗材。国内IVD产业链由三部分构成。上海高端医疗器械展近期了解到上游是原材料,包括试剂中的抗原、抗体、诊断酶等,以及仪器相关元器件。由于原材料直接影响检测成果,对稳定性要求高,我国90%的原材料依赖进口。
市场情报
广义上,体外诊断(IVD)是指对人体样本(血液、体液、组织)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,用来辅助疾病的预防、诊疗、预后和健康管理。狭义上,指体外诊断产品和体外诊断服务,前者包括仪器、试剂和耗材。国内IVD产业链由三部分构成。上海高端医疗器械展近期了解到上游是原材料,包括试剂中的抗原、抗体、诊断酶等,以及仪器相关元器件。由于原材料直接影响检测成果,对稳定性要求高,我国90%的原材料依赖进口。
市场情报
不少行业人也都在猜测,2024年IVD仪器CDMO是否会迎来一个小高峰?
体外诊断
2025年1月31日,飞利浦Philips宣布与心脏成像技术AI公司Myocardial Solutions 合作,致力于推动AI赋能的心脏磁共振成像(MRI)技术的发展。
AI, 医学影像
2025年1月31日,飞利浦Philips宣布与心脏成像技术AI公司Myocardial Solutions 合作,致力于推动AI赋能的心脏磁共振成像(MRI)技术的发展。
AI, 医学影像
2025年1月28日,西班牙AI驱动医学影像公司 Quibim 宣布其完成了 5000万美元(约合3.6亿人民币)的A轮融资,旨在通过 AI 驱动的成像生物标志物助力精准医疗。
医学影像
2025年1月28日,西班牙AI驱动医学影像公司 Quibim 宣布其完成了 5000万美元(约合3.6亿人民币)的A轮融资,旨在通过 AI 驱动的成像生物标志物助力精准医疗。
医学影像
在全球医疗科技领域,一场关于可穿戴设备的新革命正在悄然兴起。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了解到,全球数百万患者饱受以下症状困扰:直立性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症(POTS)、体位性低血压、脑雾、头晕、疲劳,Lumia Health™ 在 CES 2025 上发布的 Lumia™ 可穿戴设备,是首款能够实时监测头部血流的创新产品。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传统可穿戴设备的空白,还为慢性病管理开辟了新路径。
可穿戴, 慢病管理
在全球医疗科技领域,一场关于可穿戴设备的新革命正在悄然兴起。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了解到,全球数百万患者饱受以下症状困扰:直立性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症(POTS)、体位性低血压、脑雾、头晕、疲劳,Lumia Health™ 在 CES 2025 上发布的 Lumia™ 可穿戴设备,是首款能够实时监测头部血流的创新产品。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传统可穿戴设备的空白,还为慢性病管理开辟了新路径。
可穿戴, 慢病管理
可穿戴传感器最初主要用于生物物理测量,但新一代设备正在出现,它们能够生化监测各种体液中的小分子和大分子,如汗液、呼吸、唾液、眼泪和组织间液。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可穿戴设备在全球的应用。
可穿戴
可穿戴传感器最初主要用于生物物理测量,但新一代设备正在出现,它们能够生化监测各种体液中的小分子和大分子,如汗液、呼吸、唾液、眼泪和组织间液。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可穿戴设备在全球的应用。
可穿戴
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,截至2023年,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5亿。如何更精准、更高效地管理血糖,已成为全球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连续监测血糖
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,截至2023年,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5亿。如何更精准、更高效地管理血糖,已成为全球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连续监测血糖